我校自2018年10月组建“李富春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以来,实验班通过集中授课、科技报告、项目式教学等形式进行学习、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该班同学任维鑫、石延新、黄志、李奥飞、周立彪分别在第二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获三等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陕西赛区三等奖、2018年全国大学生“互联网+”暨第六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赛中获陕西赛区省级选拔赛三等奖。获奖者均是大一学生。
“李富春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是由教务处统筹、指导,创新创业学院和物电学院具体负责实施的新工科卓越班。该班由来自全校2018级相关电类的九个专业经过个人申请、学院审核、笔试和面试等环节选拔出35名同学组建而成。一年来,完成了“批判性思维”、“人工智能导论”、“Python 程序语言设计”、“智能家居实训”等四门课程的集中授课或实训;由相关导师联系开出了在线学习课程——机器学习基础、深度学习基础、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应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进阶、循环神经网络共七门由百度和中科院打造人工智能课程,并创建了“梦想空间部落的学习交流群”。
实验班采用专题讲座等形式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和对新业态发展前沿的了解,组织参加听取了西安交通大学张昀博士的“通过眼动看人类意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康一梅教授的“机器视觉的应用及光照的影响”、德莱德大学高级研究员王鹏的“多标签图像分类中对标签依赖关系建模”、深蓝科技副总裁王昕磊博士的有关“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李照奎博士“深度学习的遥感图像分类”、吴琦博士“视觉语言中的深度强化学习”等7场学术报告。部分同学参与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牡丹花品种识别研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山丹丹花图像分割方法研究”等教师研究课题。
一年来,“李富春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 卓越人才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实践证明:科学统筹是前提、精心组织是保证、多样内容是载体、灵活的教学方法式手段、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