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物理学
师范类专业 四年制本科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省级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及要求:立足陕北, 面向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 辐射全国。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 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系统掌握物理学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现代教育理念, 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教学技能, 能在中学从事物理教学、教研和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骨干教师。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力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学概论、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物理实验研究、物理教学技能训练、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
毕业去向:高中等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等。
电子信息工程
非师范类专业 四年制本科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国家级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立足西部、辐射全国, 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良好人文科学素养、高尚职业道德, 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方法, 具备良好的团队沟通及合作能力、终身学习意识及适应发展的能力, 能解决能源领域信息感知、传输、处理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EDA技术、电子线路CAD与优化设计、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等。
毕业去向:电子信息工程类企业及厂矿、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科研院所、技术和管理部门、高中等技术学校。
通信工程
非师范类专业 四年制本科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 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 系统掌握通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了解现代通信相关技术, 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能够胜任信息与通信相关领域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子工艺与装配、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现代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无线通信原理、微波技术与天线、通信系综合设计、现代通信技术等
毕业去向:通信电子类企事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科研院所、技术和管理部门、高中等技术学校。
自动化
非师范类专业 四年制本科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 实践能力强,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立足陕北, 重点面向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 辐射全国。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计算机及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及控制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在自动化及其相关的技术领域, 进行系统的分析、工程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具有创新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人才。专业依托陕北煤炭、石油、电力产业,通过课外创新实践和行业企业专业实践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逐渐形成以智能控制、智能信号处理以及机器人应用为特色的专业发展方向。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逻辑设计、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PLC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等。
毕业去向:煤炭、石油、电力等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科研院所、技术和管理部门、高中等技术学校。
智能制造工程
非师范类专业 四年制本科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教育部重点打造的“新工科”专业,立足于国家与区域经济技术发展和机械产业结构升级,响应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全面发展并具有延安精神特质, 专业基础扎实, 实践能力强,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立足陕北, 重点面向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 辐射全国。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机械、计算机及自动化基础知识, 掌握智能制造工程领域的工程知识, 具备分析与解决智能制造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能源装备、农业设施等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系统设计与运行、生产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依托陕北煤炭、石油、电力产业,逐渐形成以增材制造、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智能化工厂规划与管理、工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为特色的专业发展方向。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PLC原理与应用、智能传感与检测、人工智能数学基础、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精密传动与智能设计、电机与拖动、智能制造技术基础、制造系统感知与决策等。
毕业去向: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智能化工厂规划与管理、工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科研院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