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
油气储运工程是石油行业主干专业之一,涵盖了油气集输、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储存及城市燃气输配等范畴,是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油气生产、加工和销售,其油气管道及储罐等储运系统是工业血液(石油)的循环系统。延安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创办于2018年,现有专业教师21人、80%具有博士学位,依托6个省市级教学科研平台、9个本科教学实验室(面积达1200 m2)、8个校外实践基地;本科生在专业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数十项,考研率30%以上,就业率94.81%以上,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强化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加快发展储运新质生产力。
培养目标及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油气储运工程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能够从事油气集输、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储存与装卸、燃气输配、油气销售等领域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立足陕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适应油气行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五年后,应达到以下目标:
1. 具备油气储运工程的基本知识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较好地从事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等工作,有能力参与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工作;
2. 能够在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生产、设计、科研和管理过程中综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社会、文化、法律等因素;
3. 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有效地交流,并独立或团队合作解决油气储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4. 具备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需要,拓展自身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在油气储运工程领域具有职场竞争力。
学制:非师范类专业,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位。
核心课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力学、原油流变学、管道及储罐强度设计、泵和压缩机、油气集输、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城市燃气输配、油库设计与管理。
毕业去向:油气田、石油化工、省市燃气部门、应急管理局及高校等企事业单位,可从事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生产运行及技术研发等,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管网、陕西延长石油等企事业单位稳定输送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始建于2007年,有专职教师20名,其中博士学位占比95%,13位教师拥有高级职称。该专业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申请已被受理。教师科研教学能力强,获全国高校教学竞赛三等奖、陕西省教学竞赛一等奖等、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教师主持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0余篇。本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保护方向)、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2个硕士点。建有8个基础专业实验室,2个实践与创新实验室,总面积1690 m2;拥有西安创业水务公司、延安水务环保集团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永坪炼油厂、延安污水处理厂等1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满足基础、专业实验的开设与科研创新、实践需要。同时依托陕西省本科教学实验示范中心(能源与环境工程实验中心),延安市重点实验室(环境检测与修复实验室、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实行一体化、多层次(基础-实践-创新)、开放式教学体系与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环境污染控制、治理与修复,环境监测与评价,以及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5年后,能够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1.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
2.系统地掌握基础科学及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包括水、气、固废、物理性污染防治知识和技术,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初步具备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
3.在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能够跟踪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一定的工程创新能力,有承担研发任务的能力,具有获得中级技术职称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能够与时俱进,拥有自主的、终身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学制:非师范类专业,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位。
主要课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境影响评价。
毕业去向:依托省市级科研平台、校企协同实践基地,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考研率稳定在35%以上,许多学生成功进入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深造。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他们在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机构等领域展现出色的表现,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石油工程专业
石油工程专业创建于2007年,现有专职教师3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14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育人理念,按照校企“四维”融合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毕业生“素质、能力、创新”蜕变。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适应国家油气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石油工程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在石油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科技研发、生产运行与管理等方面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五年后,应达到以下目标:
1.具备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师的专业知识;
2.能够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有能力参与国际合作;
3.能在生产设计、科技开发或生产管理团队中担任领导者或重要角色,并独立或团队合作解决石油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4.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拓展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具有竞争力;
5.有优良的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意愿、有能力服务于社会;能够在生产、设计、科研和管理过程中自觉考虑社会、健康、安全、环境、文化、法律等因素。
学制:非师范类专业,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位。
主要课程:工程流体力学、渗流力学、工程制图、油层物理、油藏工程、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
毕业去向:专业就业前景好、待遇高,学生毕业后可到中石油、中石化、延长石油相关企业、研究机构以及油田技术服务与工程施工单位,从事油气钻井、采油、开发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近年来就业率96.55%,考研率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