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大学“十四五”本科教材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教材建设的要求,统筹推进我校教材建设,全面提高教材质量,充分发挥教材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主线,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坚持正确方向,加强系统谋划。巩固优势学科专业,强化特色学科专业,支持新兴学科专业。加强整体谋划,注重资源整合,提高教材质量,打造精品教材,提升学校本科教材建设水平,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落实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站稳中国立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结构完整、逻辑严密、体系完备,能反映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发展规律及学科专业特有的思维方式。体现创新性和学科特色,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及创新潜能,满足教学需要。
注重传承创新。把握教材建设规律,适应时代要求,传承学科专业教材建设优良传统,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教材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加快教材改革创新,丰富教材呈现形式。
三、建设目标
教材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夯实党对教材建设的全面领导,建立以学校教材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为主,各学院分级负责的教材建设体制,形成各级教材管理主体明确、职责明晰,上下贯通、校院联动的教材管理组织架构。
教材质量评价机制健全。建立良性的教材质量评价反馈机制,定期开展优秀教材评选工作,构建考核晋升、奖项评选、绩效奖励等多维度的优秀教材奖励机制。
教材建设成果显著提升。力争出版教材80部,每年教材立项建设15部左右,国家级一流专业5年内在国家级出版社编著出版教材3部以上,省级一流专业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教材2部以上。
四、建设内容
(一)规范教材建设流程
1.加强教材建设申报
根据陕西省、各部委(出版社)和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要求,认真发动、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广大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人才积极申报教材选题。凡申报没有列入省部级、国家级规划的主编教材,协调各方,积极争取正式出版,纳入一般(校级)规划教材建设。
2.组织教材立项建设项目
优化教材编写审核流程,严把教材编写质量关。研究制定教材质量评价细则,督查教材使用情况,保证高质量教材进课堂,推动教材建设持续滚动发展。
3.严把教材政治关
教材编写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教材内容不能有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不能有背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不能有传播宗教、宣传台独等方面的内容。
4.推动教材评优
鼓励广大教师编写高水平教材,展示教材建设取得的成果,更好地发挥优秀教材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鼓励教师积极争取国家、省部级教材成果奖项,对于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的教材进行奖励。
(二)建设“三位一体”优秀教材
1.支持精品教材
优先建设支撑优势学科、一流专业课程发展的精品教材。围绕优势学科、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根据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调研已出版教材现状,建设体现专业课程优势特点的系列专业教材和代表性课程教材,有针对性地提升教材在专业内的影响力和选用覆盖面。
2.建设特色教材
挖掘红色文化与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建设富有红色文化和陕北历史文化特色的系列教材;紧盯科学发展前沿,支持编写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兴专业、新兴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四新”专业教材;支持编写符合学校实验实践教学要求的实验实训教材;支持开发立体化设计、多媒体融合教材,支持编写双语和全英文教材。
3.鼓励新形态教材
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支持建设纸质+数字化资源教材,以及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配套移动软件等表现丰富的新形态教材,增强教材表现力和吸引力,有效服务于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教师实施启发式、研究性教学。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落细教材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学校教材管理制度,夯实学校教材工作领导工作职责,各学院具体负责教材建设与选用。
(二)巩固高水平专业化教材建设队伍
加强教材编写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优秀编写人才,重点推动学术领军人物、学术水平高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牵头教材编写工作;将教材编审工作纳入工作量核算,同时作为职务评聘、评优评先、岗位晋升的重要考核指标。落实国家和省级教材奖励制度,加大对优秀教材的支持力度。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修订任务,主编和核心编者视同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承担国家规划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写修订任务,主编和核心编者视同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享受相应政策待遇。
(三)设立教材建设专项资助经费
在本科教学经费中设立“教材建设专项资助经费”,对已立项的各级各类本科规划教材,学校继续实行扶优政策,综合考虑规划教材级别、编写难度等要素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
抄送:有关校领导。
延安大学 2022年5月1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