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学院:
为推进学校国际合作办学,推动我校新工科建设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我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两个国家一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拥有扎实数学功底、高素质计算机专业能力和国际化综合素养的数学与计算机高级技术人才,基于我校人才培养实际,拟从全校2024级高考为理工科类本科生遴选组建“计算机科学国际合作英才实验班”。
现将遴选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遴选对象与计划
遴选对象为我校2024级全日制高考为理工科类本科生,遴选计划为30人。
二、遴选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者,均可自愿报名: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自主学习能力强。
(二)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具有浓厚学习兴趣。
(三)有较好的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英语基础较好。
(四)高中期间获得数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二等奖及以上者直接录取通过。
三、遴选程序
(一)个人申请。3月19日-3月30日,符合条件的学生填写延安大学本科生转入“计算机科学国际合作英才实验班”申请表交至本学院。
(二)学院审核。各学院认真组织宣传,按照遴选条件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初选名单,公示后报教务处教务科。
(三)面试。考察学生知识结构、创新意识、逻辑思维、科研潜力及个性品质等。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参加面试人员需在考核开始前30分钟,持本人身份证或学生证进入考场,逾期不到者,视为主动放弃遴选资格。
(四)公示。面试结束后公示拟录取名单,公示期3天。
(五)公布。公示无异议,报学校批准后予以公布。
四、培养方式和学位授予
(一)培养方式
实验班采取“2+2”本科培养模式及“2+2+2”本硕连读培养模式。“2+2”本科培养模式本科前两学年(大一、大二学年)由延安大学培养,后两学年转入(留学)到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培养,俄罗斯留学期间采用英语授课,双方实行学分互认。实验班由数计学院统一管理和负责组织教学。实验班采用特别培养模式,学校在师资队伍、教学设施配备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二)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
实验班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体,增加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科交叉有关课程,更加注重学生数学能力培养,更加注重新工科标准下的实践能力培养,并与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数学与计算机”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衔接。
(三)学位授予
学生完成全部培养要求,按照延安大学和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本科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可同时获得延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数学与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证、学位证。
(四)“2+2+2”本硕连读培养模式(可选)
实验班学生在完成“2+2”本科联合培养阶段后,可选择“+2”阶段学习,即选择免试入学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攻读同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授课,2年制);成绩优异者,可优先免试推荐至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与过程控制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英语授课,2年制)。
五、国际合作高校
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位于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市,建立于1934年,在俄罗斯综合国立大学中排名前十位,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是获得中国教育部学历认证的国际高校。该校拥有一大批在各个领域内经验丰富、学术水平很高并做出杰出贡献的著名院士、教授。1740名教师中有俄罗斯院士(含通讯院士)27名,功勋教师43名,正教授253名,副教授407名。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是俄语世界第一所大学,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并列俄罗斯最高学府,科英布拉集团、欧洲大学基金会、欧洲大学协会成员,是俄罗斯重要的科研文教中心,诞生了9枚诺贝尔奖和3枚菲尔兹奖,600多位彼得堡科学院、前苏联科学院及一些专业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
附件:
1.延安大学本科生转入“计算机科学国际合作英才实验班”申请表
2.申请转入“计算机科学国际合作英才实验班”学生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