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务管理 -> 学籍管理 -> 正文

关于遴选组建“路遥文学创作人才实验班”的通知

日期:2025年03月19日 作者: 阅读次数:

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的“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等教育理念,弘扬路遥文学精神,进一步深化我校新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文学创作人才,经学校研究,决定组建“路遥文学创作人才实验班”。现将有关遴选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养目标

实验班以文学创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培养核心,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和个性化指导,旨在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系统掌握文艺理论和汉语言文学知识,具有扎实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够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从事文学创作、文学评论、新闻记者、编辑、文化宣传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遴选对象

实验班遴选对象为我校2024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艺术、体育类专业,地方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第二学位学生除外)。

三、招生计划

实验班计划遴选30人左右。

四、遴选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自主学习能力强,无不良记录。

(二)对汉语言文学和文学创作有浓厚兴趣(具备一定文学创作基础,曾发表过文学作品或在文学创作比赛中获奖者优先)。

(三)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遴选程序

(一)学生报名。符合遴选条件的学生,填写《延安大学“路遥文学创作人才实验班”报名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如作品发表证明、获奖证书等),于326日前提交至所在学院教学办公室。

(二)学院推荐。各学院认真组织宣传,按照遴选条件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初选名单,公示后报教务处教务科。

(三)学校评审。学校组织专家对推荐学生进行综合评审,包括笔试(作文)和面试(重点考察学生的知识结构、表达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思想品质)。笔试和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参加综合评审学生需在相应考核环节开始前30分钟,持本人身份证或学生证进入考场,逾期不到者,视为主动放弃遴选资格。

(四)公示录取。面试结束后公示拟录取名单,公示期3天,公示无异议,报学校批准后予以公布。

六、培养模式

(一)课程设置。实验班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方向课程和实践课程。基础课程包括文学理论、写作基础、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方向课程涵盖小说创作、散文创作、诗歌创作、剧本创作、AI创意写作、非虚构写作、新媒体写作、公文写作等创作类课程;实践课程包括文学采风、创作工坊、作品发表指导等实践类课程。

(二)培养模式。实验班制定路遥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实验班“2+1+1”人才培养方案:大一、大二两个学期是打基础阶段,开设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大三为强能力阶段,开设写作类的专业方向课,加强学生创作能力培养;大四为重实践阶段,将与文学机构、文学刊物、出版社、新媒体平台等合作,选聘校内外优秀作家、学者担任导师,对学生文学创作、文学活动、创作竞赛、作品发表等进行一对一指导,拓宽学生视野,强化学生文学创作实践。

(三)动态管理。实验班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不合格者退出实验班,调整至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班。

(四)学位授予。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时学分,符合实验班毕业条件,颁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证,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希望各学院高度重视此次遴选工作,广泛宣传,认真组织,严格把关,确保遴选工作公平、公正、公开,为我校路遥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1.“路遥文学创作人才实验班”报名表

2.路遥文学创作人才实验班”报名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