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延安大学2025年教学成果奖拟获奖名单的公示

日期:2025年09月10日 作者: 阅读次数:

各教学单位:

延安大学2025年教学成果奖经各教学单位推荐、教务处形式审查、专家组评审等环节,拟批准特等奖6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现对延安大学2025年教学成果奖拟获奖名单进行公示。如有异议,请于9月15日下午6时前以书面形式报教务处教学科,逾期不予受理。



(地址:行政楼302   联系电话:0911-2650130




                                                                                                                                                           教务处

                                               2025年9月10   

                     

延安大学2025年教学成果奖拟获奖名单

序号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单位成果主要完成人成果等级
1价值引领 跨界融通 多维评价:延安精神赋能“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布权、奚家米、亢  鸽、臧爱绒、王  梅
高志奇、付
 峰、王  进、宗有智、兰庆炜
特等
2地方高校卓越中学语文教师
“四维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子奇、侯业智、梁向阳、王俊虎、惠雁冰
海娟、申朝晖、孙宏亮、张亚玲、蔡素灵
特等
3双向赋能·三阶提质:慕课西部行背景下
地方高校课程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经济与管理学院董庆来、郭小良、吕  磊、王  进、曹殿波
王  璐、范乾涛、张亚玲、邹 楠
特等
4红色资源融入师范生师德师风
“四维一体”培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科学学院刘瑞儒、冯晓江、杨伟东、付  峰、王  进
乔  刚、张永芳、赵  森、霍婷婷、杨  冰
特等
5思政铸魂·需求导向·产教协同:地方高校能源化工人才
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化学与化工学院郭  莉、付  峰、吕  磊、张琰图、曹振恒
甄延忠、丁  涛、杨春明、张耀霞、王光清
特等
6红色铸魂 黄土培根 实践赋能: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
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鲁迅艺术学院李延俊、兰庆炜、吕  达、霍雨蕾、李  玥
刘  超、聂宏伟、王嘉禄、曾子成、张  丽
特等
7产教协同、赛教相融、价值引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王  帅、吕  磊、王  建、何永垚、韩  进
张玉琦、王  芳
一等
8思政铸魂,课程筑基,实践固本,协同提质:土建匠心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建筑工程学院郝艳娥、李盛斌、霍治澎、王  磊、郭  娟
武雯利、程麦理
一等
9大数据驱动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体系
构建与实践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常  健、王文东、王文发、高兴慧、任芳玲
郭婵婵、吕  佳
一等
10数智掌舵、多元融合、强专育能——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经济与管理学院卜  姣、白鹏飞、张轩栋、路吊霞、王红艳一等
11产教研创为导向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
“三阶四维”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化学与化工学院孙雪花、甄延忠、田  锐、李皓瑜、张越诚
白万乔、简  选
一等
12“1266”混合式教学评价改革与实践教育科学学院孟亚玲、魏继宗、吕  磊、刘瑞儒、李军靠
周海军、王承博
一等
13“AI驱动+数智赋能+思政引领”进阶式理实融合的
教学创新与实践
经济与管理学院路吊霞、卜  姣、张焕平、王晓军、张轩栋二等
14红色文化赋能 数智思政铸魂——“大思政”视域下
“四维共振”的思政课育人体系创新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晓有、高布权、亢  鸽、惠小峰、袁  芳二等
15《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产-赛-教”三融合四课堂
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王  芳、丁  涛、韩  进、王  建、王丽影二等
16工程制图课程“一核-两翼-三维-四环”产教融通
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李亚婷、王  建、韩  进、王  帅、崔  强二等
17“三驱动、四融合、四培养”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任芳玲、董庆来、乔克林、孙明娟、冯  卉二等
18基于OBE理念的“三位一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外国语学院徐常利、韩  峰、李  宁、屈彩娥、崔  莉二等
19“两元三阶、三课两线、三创融合”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马  静、程麦理、何永垚、王  佳、侯宝柱二等
2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韩  盟、邹腊敏、魏志远、侯娟娟、杜一鸣二等
21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物电与电子信息学院刘艳峰、刘竹琴、杨能勋二等